太慘了!11連跌!化工原料價格“塌方”??!
近日,萬華化學揭秘了近期聚氨酯市場情況。其中備受矚目的MDI價格竟可能處于15年來最低位。目前聚合MDI報價15200元/噸,較月初下跌600元/噸。純MDI市場報價19500元/噸,部分工廠以5折出貨。
業內人士透露,聚合MDI歷史最低價為2015年四季度時的9150元/噸。
與之相應的是,近期多個大廠宣布下調MDI產品的價格。萬華化學5月中國地區聚合MDI掛牌價18800元/噸,環比4月份價格下調1000元/噸;上海亨斯邁聚合MDI5月掛牌價執行19000元/噸,環比下調1000元/噸。
價格11連跌!部分化工品創下12年新低!
據了解,受原油影響的芳烴產業鏈、甲醇產業鏈、聚氨酯產業鏈均呈現偏弱運行,多種化工原材料價格持續下跌,累計下跌十幾輪,且創下歷史新低。TDI價格11連跌,累計跌價3308元/噸;苯酚價格11連跌,累計跌價343元/噸;雙酚A價格9連跌,累計跌價350元/噸;雙氧水價格9連跌,累計跌價155元/噸;正丁醇價格7連跌,累計跌價306元/噸;環氧氯丙烷價格7連跌,累計跌價298元/噸;BDO價格6連跌,累計跌價1050元/噸;己二酸價格6連跌,累計跌價423元/噸;乙二醇價格6連跌,累計跌價261元/噸;新戊二醇價格5連跌,累計跌價750元/噸;丙烯價格5連跌,累計跌價425元/噸;丙酮價格4連跌,累計跌價265元/噸;純苯價格4連跌,累計跌價132元/噸;液體環氧樹脂3連跌,累計跌價200元/噸。
TDI近期價格整體下行,市場報價在18000-18400元/噸,環比下行7.5%,下游工廠需求不足,預計后市TDI仍存在較大的下行空間。
甲醇已經達成“十連跌”成就,且跌速在不斷加速。截止5月,甲醇市場價為2280元/噸,期貨價2100元/噸,已經跌破12年低位。
POM報價14745元/噸,較去年年中的高位同比下跌10570元/噸,跌幅43.8%,價格在低谷徘徊的同時,庫存持續處于高位。EVA華東市場價格一路下跌,連跌15天,日跌100元/噸,5月內下跌近1000元/噸。從3月的17740元/噸跌至目前的14785元/噸左右,價格下跌近3000元/噸。硅料價格急轉直下,成交均價已經跌穿15萬元/噸。國內N型料成交均價為14.97萬元/噸,周環比降幅為9.66%;單晶致密料成交均價為14.27萬元/噸,周環比降幅為9.63%。這是硅料價格連續第十周下跌,預計短期內硅料價格仍將維持跌勢。多晶硅復投料均價為166.50元/千克,多晶硅致密料均價為163.50元/千克,多晶硅菜花料均價為159.50元/千克,顆粒硅均價為153元/千克。多晶硅價格跌幅依舊維持在10%左右的高位,當前價格較2022年高點價格已“腰斬”。LDPE年內跌超1000元/噸、LLDPE年內跌超300元/噸;近三個月PC華東市場價跌幅近1500元/噸;目前PVC價格三年最低,ABS、PP也趕上了五年最低。
虧損擴大!化工行業利潤大減56.6%!
化工品跌價,企業無法盈利,這些曾經的“寶貝”如今已經變成了“賠錢貨”,整個產業鏈產品紛紛進入“負利潤”時代。我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從去年10月起開始由正轉負,進入2023年后下降幅度繼續拉大。今年1-2月,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、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均由盈利轉為虧損。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利潤下降56.6%。4月環比上漲至正常區間,但同比跌幅擴大。
以環氧樹脂產業鏈為例,2023年基本整條產業鏈處于虧損狀態。截止至目前液體環氧樹脂毛利為-90元/噸,上游產品雙酚A及環氧氯丙烷利潤同樣在虧損的邊緣徘徊。PP產品利潤倒掛,開工率未5年來低點,但供需失衡仍造成了虧損的局面。
降價帶來的不僅是虧損,更有可能威脅企業生存和運營,因此不少化工廠開始自救。巴斯夫、陶氏、亨斯邁、奧林公司、雅苒等化工龍頭企業陸續關廠限產、裁員縮編、優化結構、降本增效。
MDI、樹脂等領域停車檢修頻發;浙江石化、上海賽科、撫順石化、斯爾邦、吉林石化、寧夏寶豐等多家企業降負荷開工;樹脂、六氟磷酸鋰、PTA、鈦白粉等行業開工率下滑;蘇州華蘇、臺塑寧波、寧波韓華、寧夏金昱元、浙江新安化工、新疆中泰、沈陽化工、貴州勝威化工、山東朗暉封盤不報價。
還有些化工企業表示,面對工廠沒訂單庫存積壓,本想停機出點貨,但工資、電費這一切成本都讓企業進退兩難,開工停工都是虧,最終陷入怪圈。轉讓賣廠、倒閉破產黯然退市的陰霾時刻籠罩在化工產業。
正如前文所說,經歷了地緣政治沖突和美聯儲瘋狂加息的通脹潮,如今化工品價格再次下挫,甚至連續走下坡路創下多年新低,已經說明了不少問題。世界銀行將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1.7%,為近30年來的第三低水平,并預計全球經濟增長正急劇放緩,已經危險到接近陷入衰退的程度,各行各業的復蘇也仍較為緩慢。
而原油端的行情震蕩下行將促使化工品的高價位失去支撐,海外歐美地區訂單腰斬以及國內大宗消費偏弱的預期,將導致化工品的淡季延續,對于價格行情更是造成了打壓。也就是說,在大環境沒有迅速改善之前,化工產業無法從上下游汲取“養分”進行價格的調漲,反而在極端窘迫之下,會出現價格戰等降價的方式來緩解危機。畢竟虧損還有希望翻盤,如果市場份額下滑走向破產,就徹底沒有生存機會了。